协会文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修养  协会文件

第一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老教授协会工作报告

坚持为老服务宗旨  开创新时代协会工作新局面

我代表第一届校老教授协会向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

我校老教授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在市老教授协会和校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协会坚持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宗旨,按照搭建“老有所学”学习交流平台、“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平台,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温馨之家的工作目标,重视理事会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和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了各项老教授喜闻乐见的学习和活动,取得了新的工作成效,荣获2015—2016年度上海市老教授事业贡献先进集体。现就四年来协会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工作展望。

一、 回顾总结

协会现有理事12名,会员250名,建立了9个分会与5个兴趣小组,四年来主要开展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老有所学,发挥政治优势

“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 四年来,协会以学为纲,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学习获取新信息,获得正能量,增添新动力。

1、树立正确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四年来,协会紧贴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组织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理事会带头学,并带领会员共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大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重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和讲话精神,通过宣讲辅导、讨论交流、参观考察,进一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学以明大势、识大体、顾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明确协会发展方向,凝心聚力,发挥老教授的政治优势。

2、举办系列讲座,丰富精神生活。四年来,协会紧跟时代发展,紧贴会员需求,持续开展《科技 人文 艺术与健康》系列讲座。组织了十九大、十八大重要会议精神宣讲,传播科学技术前沿信息,讲授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健康等知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持续地为“为”与“乐”增添新能量、充实新内涵。协会组织了《社会老龄化及老年人权益保障》《幸福养老理念与实践》《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和发展》《公共艺术与地方重塑》《全球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展望》《世界新硬件发展现状与趋势》《手机应用知识与技能》《金融理财及风险防范》《古董收藏》《陶艺鉴赏》《老年人健康与保健》《老年人饮食与营养》等24期主题讲座。

3、组织参观体验,提升生活品位。为了解上海城市经济、文化、生态发展,协会组织会员参观体现木文化精神的“尊木汇”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参观了崇明国际生态岛的建设,市区重点建设的黄浦江两岸绿色生态园——浦江郊野公园。为了解上海高校双一流建设,组织会员到上海理工大学,与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光电学著名学科带头人庄松林院士座谈,并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实验室”。各分会组织公安博物馆等地的参观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老教授的欢迎。

(二)坚持老有所为,永葆育人本色

围绕教学、科研、育人、著书立说,在传播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传承劳模工匠精神,引导下一代健康成长中焕发出育人的价值,赋予更高暖度。

1、坚持立德树人,关爱青年成长。在校关工委工作中,老教授积极参与工作规划、项目设计、推进实施。在配合学校建设市劳模教育基地和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中,劳模会员积极参加劳模讲师团,传授劳模和工匠精神。正副会长徐佩莉、沙梦麟、黄为民带领老教授经常深入师生,讲师德,论学习,谈成长的体会。顾曾逵、刘传先任组长的教学督导组以老教授为骨干,常年活跃在教学课堂上,为提高学校教育评估质量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参与教育改革,积极建议献策。不少老教授在职时,主要关注班级、课堂的教学质量,现转向关注学科发展趋势、专业结构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规范化。协会组织了两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论坛,与学校教务管理、教育质量管理负责人共同探讨学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协会发动8位会员积极参加市老教授协会本科教改征文活动,撰写的稿件全部入选市老教授协会编撰的教育改革论文集。在他们的带动下,19位会员为学校教学改革建言献策,协会编辑出版了“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随笔”一书。

3展现教授风采,弘扬师德风尚。协会编辑出版《教授风采》,作为年轻师生的读物。邀请记者已采访20多位老教授,以通讯文学的纪实题材报道老教授在教学、科研、管理诸方面的贡献和成果,展示他们勤奋敬业、精益求精,为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园丁精神;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

4开发育人资源,创新特色项目。“每周广播电视”金色年华版登载了关肇勋80多篇生活便利小妙招。以曹镇荣、陈慧华为组长的创意工作室协助理事会将关肇勋的生活小发明整理、编辑出版“创意生活小妙招”,提供给老教授们使用。并将关肇勋、吴小滔开发的“创意电子棋类”课程,编制教材,送教上门,为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龚路中学、浦东外国语小学、浦东特殊学校授课,关肇勋亲自为学生讲授发明体会,弘扬工匠精神。他还将创作的游戏棋送到敬老院、小学8个单位。

5、延伸教育岗位,倾情发挥余热。唐国春、郭维芹、杨冠群等一批老教授用专业技能解决企业、社会实际问题,带领学生实施一批创新项目,受到社会和师生好评。在党校的讲堂上有我们的会员在演讲,在高等院校的讲台上有我们的会员在讲课,在省部级中标的科研课题中有我们会员的名字,在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会上有我们会员的身影,在报刊上有我们会员撰写的文章,在学术杂志上有我们会员的论文,在新华书店摆放着我们会员的著作,在展览会上有我们会员的作品,在社区服务中留下了我们会员的动人故事……到处有热情发挥余热的二工大老教授的身影。2015年刘全福荣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终身荣誉奖”,徐佩莉、郑楚荣承担的市教卫关工委2017年课题《高校关工委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作用和实践研究》荣获一等奖,季志祥被评为市教卫系统优秀特邀组织员。

(三)坚持老有所乐,增添青春活力

协会创建温馨之家的理念构思是以“学”为纲,科学之“为”、健康之“乐”,以感悟夕阳之“乐”的真谛。

1、提倡寓学于乐,感受慈爱快乐。根据会员的不同爱好,协会组建了五个兴趣组:创意工作室、摄影组、歌舞组、棋类组和绘画组。创意工作室挖掘和开发了老教授的生活小发明成果,并将其转化成课程。一方面传授生活小妙招,开设高端玻璃擦、轻便购物袋、精准电蚊拍的制作方法,举办传授益智趣味行棋方法的培训课程,便利和丰富老年生活。另一方面开发创意电子棋类课程,送教到中小学、特殊学校,传承工匠精神和创意设计本领,感受奉献爱心的幸福。摄影组目前是组员最多的队伍,2017年举办摄影讲座8次、摄影采风4次、编辑美篇、寻色8篇。摄影组成员用镜头定格动人瞬间,用心灵诠释美丽愿景,用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成果,成为协会活动一支不可或缺的摄影报道队,有些成员在市区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歌舞组经常欢聚一堂,在公园练嗓子,在卡拉OK厅放声歌唱,在课堂上一展歌喉。他们编排反映老年生活的朗诵节目,富有感染力,练唱的《夕阳红》,情真意切,还制作活动小视频在微信群中播放。棋类组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象棋为载体,以棋会友、相互对弈,切磋棋艺。具有特色的是每次活动都有一付残局,组员各述其见,最后总结。小组成员不仅与兄弟院校进行友谊赛,还组团参加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象棋比赛,年年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书画组经常相互传阅书画论文,欣赏名人书画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在群中展示,以取得群友的评说和指点。组织参与市、区和社区的书画作品大赛和展览,参加东方明珠儿童节的笔会。

协会提倡会员以个人兴趣爱好和重构认知结构需要的学习,寓学于乐的方式灵活多样。有潜心于笔墨纸砚,有寄情山水,有沉浸于琴棋诗赋、古玩鉴赏、酌酒品茶、美食烹饪、吟唱街舞、微信美篇、网上畅游,而且学有成效。有被上海电视台报道的“八旬钢琴达人”,有被聘为“中国武术在线”的太极拳拳师,有成为古玩鉴定师,出现了六十岁学歌舞、七十岁学书画、八十岁种花草的学习热潮,展示了我会生动活泼的寓学于乐的情景。翟祖华举办高品位的家庭文化艺术作品展览会,刘美华赠送老教授协会自编字画册,关存敏多年在社区为老人培训钢琴甘当志愿者。20181月数位老教授参加了上海市蓝天下至爱“温暖送三岛为村民送春联慈善活动。

2、开展多样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为了提高金融防范风险意识,组织观看了“银发理财乐享生活”公益戏剧表演。根据老教授的爱好,还举办了陶艺、琉璃制作及点心制作实务培训,体验艺术品制作的美感、糕点制作的技巧。协会按照各年龄段会员的不同需求,以坚持量力而行和确保安全为前提,组织与年龄和身体条件相适应的休闲活动,如5次组织年长的会员考察敬老院,参观静安寺、佘山少儿活动营地。组织中年会员赴革命根据地,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市老教授协会开辟的无锡、太仓、崇明等基地参观学习。参加市老教授协会组织的境内外旅游活动、乒乓球比赛等。2017年1月,汇集了40多幅老教授兴趣创作成果,举办了“夕阳之美”校老教授文化艺术作品成果展,并编印了两本成果册。

3、热情关爱探望,送去组织温暖。理事会成员、分会会长还与退管会干部一起每年看望部分患大病、失独、空巢会员,并为他们送上市老教授协会和学校的慰问金。慰问年长、行动不便的会员,介绍协会活动情况,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组织的关怀。

(四)坚持为老服务宗旨,提高办会水平

1、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工作动力。协会立足建设一支团结协力、重视学习、乐于为大家服务的理事班子,凝聚骨干力量,为建设老教授温馨之家做好服务。一是积极争取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创造条件支持分会和兴趣小组活动,提高了会员的参与度。学校党政领导参加协会的重大活动,向会员传递和沟通学校发展情况,落实协会工作活动经费。二是理事会重视自身理论学习和工作研究,经常结合会员需求和建议,讨论活动安排,丰富活动内容。此外,还拜访了东华大学老教授协会,学习兄弟院校办会经验。三是每年出版3期信息简报,提供心仪的交流平台,使年长、重病的会员也能了解协会工作。

2、创新服务方法,增强项目活力。一是挖掘教育服务资源。协会与以校老教授为核心力量的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紧密合作,在老教授的带领下,连续3年,每年承接社会慈善公益服务项目900多万元,服务老人、青年、少年儿童2—3万人。尤其是为大批高校、中职校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帮助一批有志青年成功创业。协会“创意棋类”课程与培训中心少儿慈善项目合作,既解决公益活动经费,又扩大了课程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培训中心荣获2014-2015年“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二是与华阳联众基金会合作,开展免费为老教授举办高血压知识讲座和测试咨询活动,受到老教授的称赞,提高了服务效果,降低了服务成本。三是创建校老教授协会网站。由信息动态、老年健康、教授风采、协会会刊、精彩影像等组成,网站于今天开通。

3.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工作合力。一是建立年会制度,向会员大会通报工作总结、计划和财务情况。二是建立协会、分会和兴趣小组工作和活动制度,逐步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三是配合管理职能部门,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做到经费使用合理节俭规范。

四年来,我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体会:

第一、把握方向,凝聚力量,是协会稳中求进的能量所在。校老教授协会是党领导下的基层群团组织,在多元化多样性的工作环境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服务大局,凝聚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协会的社会责任和育人价值,体现家园的快乐。

第二、需求导向,服务群众,是协会生存发展的价值所在。作为老教授的温馨家园,协会要始终把服务老教授的宗旨贯穿各项工作,要从老教授的意愿、需求出发,开展各类服务项目和活动,尽力帮助会员排忧解难,提升生活质量,才能提高协会的影响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三、创新方式,丰富内涵,是协会生机勃勃的活力所在。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老教授的特点,努力创新活动方式,为会员提供形式适宜、便捷有效的服务和活动,才能使会员提高获得感。在所为、所学、所养中寓乐,所乐中更乐,协会才能更具生机活力。

在四年工作中,协会理事会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一是协会设立顾问组,但是发挥顾问作用还不够。二是理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但是深入调研,了解需求,主动服务不够,一些活动质量有待提高。三是协会的活动还不够丰富多彩,还不能适应不同年龄段老教授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需求,影响会员的参与度。四是分会联系会员的广泛性和工作的质量存在不平衡等。这些都有待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

二.展望未来

协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老教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协会努力的目标。要按照市老教授协会和校党政领导的要求,结合协会自身特点,进一步发挥各分会、兴趣小组和会员的作用,创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赋予“三建”工作新的内涵:建设一个平台——为搭建能充分发挥老教授专业特长的交流平台,体现老教授的智力优势;建一个桥梁——搭建会员与市老教授协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发挥联系纽带作用;建一个家——建设老教授喜爱和拥戴的温馨家园,发挥关爱服务作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用新时代的思想指引协会工作,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是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协会工作。认清新目标、明确新任务,以分会与兴趣小组为活动载体,通过讲座辅导、参观考察,项目实施,进一步凝心聚力,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社会正能量中发挥老教授的政治优势。二是以创新精神,继续办好《科技人文与艺术》系列讲座,传播经济、社会、人文、科技、生态、健康知识,发挥学习交流、成果展示、服务实践平台的作用。三是努力发挥互联网+在服务会员美好生活中的作用。加强校老教授协会网站建设,提高老教授计算机、手机微信、QQ空间等网络应用能力,开启互联网信息共享、交流合作、互帮互助的工作新模式。让快乐学习融入互联网+,使夕阳人生更加精彩。

(二)用新发展的要求做好协会工作,搭建发挥老教授专长的平台

一是弘扬立德树人精神,关心下一代。在关工委、督导、督学等岗位上,发挥对青年师生的思想导航作用,努力为他们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二是创新研究方式和服务机制,在开展科教研究、咨询服务、育人实践、著书立论中多出成果,协助学校在贯彻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发挥余热。三是打造社会服务品牌项目,提升老有所为价值。以培育创意工作室为重点,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在传承知识技能,发扬劳模和工匠精神中,获得更多人生幸福快乐感。四是继续编辑《教授风采》丛书,弘扬园丁精神,宣传老教授德教双馨的品格,建设育人特色文化。五是坚持校领导介绍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情况制度,提供会员积极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言献策的平台。

(三)用新征程的服务促进协会工作,营造温馨的老教授家园

一是树立以会员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开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服务活动,提升会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深入组织养老基地的考察活动,让有需求的老教授选择适宜的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三是在市老教授协会带领下,提供社会养老信息,组织好候鸟式基地养老、度假基地养老及短期疗休养活动。四是做好送温暖工作,慰问看望有特殊困难的会员,建立协会、各分会关怀和就近关怀相结合的关怀机制,使老教授遇到困难有人帮,遇到难题有人助。五是搭建老教授与市老教授协会和学校间沟通的桥梁,主动参与市老教授协会基地活动,持续开展老教授参加慈善捐衣等环保绿色活动。

(四)用新制度的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协会发展的持续活力

创新是老教授协会发展的生命力,是优秀项目持续开展,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会员满意度不断提升的关键。立足需求导向,精心主题设计,创新活动内涵;立足追求美好生活,会员喜闻乐见,创新工作形式;立足资源开发,实施多元合作,创新制度机制。一是建立会员信息库,深入发现会员特色才华,挖掘会员丰富资源。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增添年富力强的新会员。二是继续编辑出版信息会刊。设计新颖,丰富内容,为老教授提供学习、交流、联谊的平台。三是坚持年会制度,加强分会、兴趣小组工作和会员生活交流,表彰激励先进。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坚持财务预决算制度,做到经费使用合理节俭、规范有效。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市老教授协会和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开创新时代共创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协会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2018.5.22